齐鲁新农村:盐碱地变身“黄金池”
时间:2020-11-06 作者: 来源:
“我们现在叫乔庄对虾。以前这里是盐碱地,种棉花还要补好几次苗,如今这里成为我们的‘黄金池’。”近日,记者在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三合村走访,养虾专业户李志中自豪地夸耀起他们的对虾产业。
作为“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博兴县乔庄镇自2001年试养南美白对虾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发展到11个养殖专业村,养殖面积由最初的不足400亩,扩大到3.2万亩1.2万个标准化池塘;产量由亩产2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年产值6亿多元;效益由原先的亩纯收入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5万元,虾农养虾技术愈来愈好,“博兴对虾”“乔庄对虾”品牌叫响全国。
乔庄镇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全部采用封闭式,不外排废水,不使用抗生素,只采用有益微生物等方法进行调节。镇里先后成立了15家专业养殖合作社,辐射全镇66个村,入社养殖户达到3200余户,所有社员统一完善基础设施、统一生产操作等,在减少养殖风险的同时,确保了对虾品质。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乔庄镇已形成从虾苗淡化、饲料供应、病害防治到产品销售、冷储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对虾年产值6.2亿元,数万群众从温饱走向富裕。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美高美园区项目,拉长产业链,真正把‘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的品牌打出去,以对虾为突破口,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乔庄镇党委书记高洁信心满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snzx/snxw/snxw/202011/t20201105_3438933.html
下一篇:全国现代畜牧业推进会议在诸城召开
最新信息
- 2020-11-06致湖北省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曹...
- 2020-11-06我省启动2024年淮河干流...
- 2020-11-06汪学军调研巢湖禁渔和渔业高...
- 2020-11-06省农业农村厅与农发行山西省...
- 2020-11-06典型案例之三:太仆寺旗现代...
- 2020-11-06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六项举措深...
- 2020-11-06【平顶山市】叶县用准用好财...
- 2020-11-06【三门峡市】聚焦青年农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