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渔业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扶贫“教授”郭永彦:让“空壳村”变身“富裕村”

发布时间:2020-11-06   来源:       作者:

  新华网重庆11月4日电(李扬??李代良)郭永彦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一名副教授,2019年2月,他主动请缨,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在潼南区玉溪镇的贫困村书房社区担任“第一书记”。近两年来,他带领驻村队员和班子成员,始终聚焦脱贫攻坚中心任务,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标准,从“立足实际理思路”“依托项目促脱贫”“找准路子助脱贫”“志智双扶筑脱贫”“以身作则保脱贫”五个方面,踏实书房社区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如今,书房社区72户247名建卡贫困户已全都脱贫摘帽。

  “化缘”90万消灭“空壳村”

  书房社区位于潼南区玉溪镇,曾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社区百姓的收入全靠种植水稻、红苕等传统农业,集体经济十分薄弱,集体账户基本为零。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郭永彦依托自己主持研究的重庆市市级课题《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的重庆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多次前往忠县三峡橘乡、璧山区重庆协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潼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南川田园综合体等地实地调查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和智慧农业项目。在项目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他结合书房社区实际情况,起草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在多次召开专题研会和寻求多方论证的前提下,最终确定了“中药材+经果林”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他积极汇报上级主管部门,与村支两委一道,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最终获得中央财政资金、重庆市市级财政资金和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资金支持共计90万元,促成“2018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2020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落地书房社区。

  如今,书房社区“2018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及土地整治110亩,已种植蔬菜20余亩,栽种果树苗约2000株。“2020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正有序推进。

  曾经的“空壳村”已悄然变成实力雄厚、蓄势待发的“富裕村”。

  特色产业兴村富民

  书房社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坡陡沟夹,地势偏僻,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一度滞后,贫困户的收入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驻村工作队和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书房社区致富带头人闫治钢成立了重庆盈茂中药材种植公司,大力发展柠檬和吴茱萸中药材产业。“书房社区的一片热土养育了我,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尽早脱贫,我义不容辞!”闫治钢说,在药材基地施肥、锄草的贫困户,上班一天便可领到60块钱的工钱。“光是6社的贫困户黄碧华,今年就在我这里拿到了11860元。看到村里贫困户腰包一天一天鼓起来,我这心里比吃了烧白还安逸。”

  “现在,我家里的总收入,已经达到68168元,腰包确实鼓起来了,走路腰杆也比过去直了许多!”贫困户吉孝中说。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指导和关心下,贫困户李凤均发展淡水养鱼产业后,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收入逐年增长,自己也住上了新房。她从曾经的“贫困户”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自己不但脱了贫,还成功带动本社其他6名贫困户脱了贫。“成功创业带来的喜悦,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说这话的时候,李风均脸上写满了幸福和自信。

  截至目前,书房社区已形成300余亩柠檬及吴茱萸中药材产业基地,70余亩台湾泥鳅养殖基地,40余亩淡水养鱼基地。以上产业带动全村36户共计132名贫困户增收。

  贫困户住上“安心房”

  两年前,书房社区的18户贫困户的房子都很破旧,“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的现象时有发生。贫困户匡建国因家境贫困,于8年前离了婚,全家6人三代同堂,其中有2人吃低保,去年全家还挤在不足60方米的老房子里。老房子因屋顶长期漏雨导致墙体倾斜,随时就有倒塌的危险。

  摸排到这一情况后,郭永彦找镇主管领导汇报后,及时启动危房改造工作,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该户的危房整改工作。入住新房后的匡建国说:“现在住上了新房,睡觉也踏实了,眉头上的皱纹也少了,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今年村委会还为我配套了化粪池,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了。”

  炎热的夏天,郭永彦经常怀揣着藿香正气液,骑着电瓶车,走村入户,逐一摸排情况,并及时积极汇报上级主管部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和帮扶单位,多方争取资金,帮助其他贫困户修建新房。现在全村18户贫困户已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装饰一新、盖了琉璃瓦的“小洋房”。

  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

  书房社区百姓,几乎每家每户都养有鸡鸭鹅,还有几个养蜂大户,土蜂蜜年产量高达500多斤。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郭永彦特别注重收集这些土特产的销售情况。

  特别是疫情期间,正值产蛋高峰,很多贫困户的土鸡蛋销售不出去。得知这一情况,郭永彦亲自上门,挨家挨户购买土鸡鸭鹅蛋,并联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代会、工会,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

  贫困户陈早贵说,仅今年3月份的第一周,郭永彦就帮5社共15户村民销售土鸡鸭鹅蛋1000多枚。

  为了扩大产品销路,郭永彦主动联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二级学院领导,到村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校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汇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及相关主管部门,为书房社区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书房社区的土蜂蜜等土特产也即进入832扶贫采购平台。”郭永彦说,老百姓再也不为土特产销售渠道发愁了。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011/t20201106_8437446.html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渔业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渔业法治网 yuye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