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渔业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渔业调研 > 正文

靖宇县蓝莓产业发展路径越走越宽

时间:2020-11-06   作者:   来源:  

  靖宇县蓝莓产业发展起源于2002年,最早由龙泉镇引进吉林省顺安公司发展蓝莓310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从2010年开始,靖宇县蓝莓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高峰期,目前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截至上半年,全县蓝莓栽培规模2.1万亩,参与农户1863户。栽培品种主要是矮丛和半高丛。有北陆、北蓝、美登、北春、爱国者、蓝金、蓝丰、奇伯瓦、杜克、北极星等10多个品种。涌现三道湖镇专业乡镇1个;支边、岳家、向阳、三合、清河、龙东、山林、西山等蓝莓专业村12个。每亩年产鲜果400公斤左右,全县蓝莓鲜果产量5000吨左右,年产值大约8000万元。成为农民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新兴主导产业。

  产业发展 规划先行

  早在2008年,靖宇县相关部门就根据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布局编制了蓝莓、树莓等小浆果产业发展规划,并且把三道湖镇、龙泉镇、花园口镇、濛江乡等四个乡镇、岳家、支边、向阳、龙东、山林、中华等20个村屯作为蓝莓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来培育。从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其目的是:“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攻坚”。

  三道湖镇多数村屯地势平坦,耕地多属偏酸性,并且昼夜温差大,所产蓝莓品质好。三道湖镇已经有10多个村发展蓝莓产业,栽培品种有北陆、北蓝、美登、蓝丰等多个品种。每亩年产鲜果600公斤左右,亩产值突破1万元。

  2009年,支边村率先引进蓝莓栽培项目,目前全村95%以上农户放弃玉米大豆,改为栽培蓝莓,种植面积由最初的几十亩达到1600多亩,年产蓝莓鲜果600多吨,年产值1000多万元,真正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产销两旺 供不应求

  靖宇县蓝莓产品深加工目前还比较薄弱,多数蓝莓鲜果销售到外地。县里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设了以吉林森工森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奇诺莓饮品有限公司和靖宇县广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蓝莓等小浆果加工企业6户。年加工蓝莓饮料等产品1000吨左右,消耗蓝莓鲜果500吨。实现加工产值8000万元。目前,以吉林森工森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蓝莓食品深加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靖宇县目前生产的蓝莓鲜果,除了本地加工企业收购以外,绝大部分销往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吉林等地。蓝莓鲜果对温度比较敏感,快速短程的运输至关重要。靖宇目前便捷的两条高速“长松和鹤大”已经凸显交通优势,与长春、吉林、哈尔滨、沈阳等地形成2.5小时经济圈,为蓝莓鲜果的快速短途运输提供了便利。

  目前,全县蓝莓栽培及加工年产值预计实现1.6亿元左右。

  政策扶持 增产增收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的蓝莓产业发展思路愈发清晰,蓝莓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路径越走越宽。

  2011年,靖宇县实施“退粮进特”发展战略,农民种植每亩蓝莓,县财政补贴1000元,连续补贴300多万元;县里还利用扶贫、移民、支持林业发展等相关政策,谋划申报蓝莓产业扶贫项目60多个,投入各种政策性资金2800多万元。近几年,该县实施的“因户施策”和“以奖代补”产业扶贫项目,多数贫困户选择了发展蓝莓栽培。由此带动全县30多个村屯1000余户农民发展蓝莓产业。

  为了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在蓝莓产业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屯,由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青年农民技术骨干牵头成立了20多个蓝莓等经济林栽培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达到1200多人。合作社从技术、资金、信息以及土地流转等方面为产业经营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效解除了经营户的后顾之忧。

  多次邀请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的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吉林农业大学的吴林教授,在花园口镇建立了200亩的蓝莓示范基地,并且与靖宇蓝莓栽培大镇三道湖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蓝莓品种更新、技术推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县农业和特产部门的技术人员坚持常年深入村屯跟踪服务。在蓝莓新品种引进、优质种苗繁育、标准化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探索和研究。多数种植户已经熟练掌握了蓝莓种植的关键技术,蓝莓产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011/t20201104_769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