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合作社圆了独臂老人“脱贫梦”
“合作社已经把地耕好了,这两天就能种花生了。”山东省蓬莱市北沟镇冶王村村民王永伦给村里的农机合作社打电话,不到半小时,农机手开着大型机械来到地里,三下五除二就把地翻耕好了。
63岁的王永伦是蓬莱市北沟镇冶王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年轻时的一次意外,让王永伦失去了左臂,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加入合作社后,他把4.5亩地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利用农闲在村里工厂打工。
“一个电话全搞定,实在是太方便了。去年收玉米的时候,就是用的合作社的机器。收完以后,合作社还用三轮车把玉米送到家门口,别的活儿一点儿不耽误。”王永伦说。
冶王村是山东省定贫困村,全村有176户、481名村民。村里老龄化严重,58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40多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玉米、小麦等不少粮田荒废无人种,果园管理也较粗放。谁来种地,成为村子发展的大难题。
为增加群众收入,改变贫困面貌,2017年,冶王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蓬莱市司令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全村102户入股16万元,村集体入股44万元,先后购置了拖拉机、玉米、花生联合收割机20余台套。
“成为社员后,耕地价格每亩比市场价便宜10元到30元。打个电话就上门服务,老百姓不用像以前,一到农忙在地里追着收割机排队了。”冶王村党支部书记王锦田说,合作社创立之初就具有福利和保障性质,把村里的贫困户都纳入进来,一是解决他们日常生产的难题,二是给他们稳定的收入来源。
去年合作社试种了20亩“烟薯25”,当地一家公司出资帮合作社建设了地瓜干加工车间,购置了自动化烘烤设备,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不到一个月就卖了1.5万斤。村里包括王永伦在内的几个贫困户都在车间上班。“合作社安排我做一些轻快活,一个月赚了3000多元,我很知足了。”
王锦田说,农机合作社去年为村集体增加了3万元收入。烤地瓜干、苹果干、无花果干,还有富硒面粉,这些产品慢慢走俏,逐步为合作社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
近年来,蓬莱市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农村党建“一号工程”来抓。市财政3年列支近4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14个涉农部门联合出台系列文件,保证合作社发展一路“绿灯”。目前全市已有204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占总村数的40.8%。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snyw/ncjg/nmfd/202005/t20200509_3095217.html
- 九真山2025-01-08
- 共谋生猪产业未来2025-01-08
- 盐城:草莓甜蜜登场,监督...2025-01-08
- 徐蒜6号2025-01-08
- 江苏省洪泽湖渔政监督支队...2025-01-08
- 2024年乡村振兴软科学...2025-01-08
- 滆湖开展冬季大练兵暨无人...2025-01-08
- 江苏省河蟹遗传材料保存与...2025-01-08
- “2024黑龙江‘冷水鱼...2025-01-08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2025-01-06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2025-01-03
- 浙江省女子监狱先进事迹报...2024-12-30
- 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座谈...2024-12-23
- 最高检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2024-12-16
- 联合国防暴队绩效考核强化...2024-12-09
- 致湖北省关爱退役军人协会...2024-12-05
- 致蕲春县人民政府一份诚挚...2024-12-05
- 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有限...2024-12-05